您的位置是:行业资讯

详细新闻

    节能服务前景广阔 成长中却烦恼频出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9T16:50:24   阅读:576次

                                                       节能服务前景广阔 成长中却烦恼频出

    作为一种新型市场化节能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近年来在我国迅速推广,基于这一模式的一大批节能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成为市场化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但能源节能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行业发展之路上仍面临一些困境。

    工业企业不花一分钱的节能方式

    对于化工行业来说,今年是一个“寒冬”: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出口不容乐观,这些因素导致整个行业都面临严峻的形势。而对于泉州汇盈化学品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汇盈公司”)来说,今年却是一个值得庆幸的年份,公司借助当地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成功更换了蒸汽锅炉,使得能源成本大幅下降。

    汇盈公司副总经理吕培政告诉记者,该公司主要生产无磷洗衣粉的原材料,包括沸石助洗剂、沸石分子筛原粉等。这一行业很大的特点就是能耗高,公司成本当中很大一块是能源成本,主要是耗煤、耗电。记者在现场看到,新旧锅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汇盈公司一台旧的锅炉厂房还未被拆除,这是一个传统的锅炉厂房,里面堆积了很多煤块,厂房内墙及外面的道路上全是黑色的,锅炉房内很大一块地方用来堆放煤块,加上锅炉,整个厂房占地面积很大。而在一百米开外,一台新的锅炉矗立在那里,显得非常气派,且周围很干净,四周甚至还栽种了很多盆景。锅炉占地面积不大,大概就一百平方米左右,现场看不到一个工人;边上是一个控制室,里面几名技术工人正对着电脑操作。

    “旧的锅炉已经全部停止运行了,我们准备把旧的锅炉全部拆除,重新做厂区规划,届时厂区环境改善,而且还可以平整出一亩多土地。旧锅炉由于供热不稳定,甚至影响到产品质量。新锅炉提供的热量非常稳定,对我们提升产品质量很有好处。”吕培政说。

    汇盈公司最大的收获还在于能源成本的下降和环境的改善。据永恒能源营销总监李宝读介绍,项目成功改造后,预估每年可为汇盈节约9190吨标煤;汇盈公司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165吨;每年减排可悬浮颗粒物129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2148吨。该项目初步估计可为汇盈公司每年节省约982万元的能源费用。

    吕培政说,正是由于成本下降、技术进步、质量改善等因素,公司在今年宏观经济困难的形势下依然订单充足,而且基本上是零库存。

    作为福建省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达利集团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也让其受益不少。记者在达利集团子公司——泉州嘉禾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厂区原来的4根大烟囱现在只剩下1根,一台20蒸吨/小时的高效洁燃粉体工业锅炉代替了达利原有的3台10蒸吨锅炉。该项目成功改造后,每年可为达利嘉禾节约7733吨标煤,而且粉尘减少,噪音降低。

    “达利集团一年燃料费用就8亿元,今后如果所有的工厂都上这些节能锅炉,那么就可以节省10%的燃料费用,一年就是8000万元,这等于企业增加了8000万元的利润。这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探索,让企业、节能服务公司双方都受益。”达利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潜力无限

    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技术和节能增效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甜头,对高能耗企业节能产生很大的催化作用。

    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誉铧说,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了所有的投资成本,并从企业节省下来的能源费用中进行分成收回投资。

    “在当前宏观经济不景气、实体企业资金紧张的背景下,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实体企业可以节省投资成本达到节能的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专业化做节能,在技术研发、引进等方面也具有领先优势。这种市场化的节能机制发展潜力很大。”张誉铧说。

    福建省晋江市经济贸易局副局长林永红说,晋江市的节能服务公司去年实施了15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十一五’时期‘一刀切’式的行政化节能让许多地方已感觉‘前无出路、后无退路’,但节能服务公司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让我们看到市场模式下高科技、专业化节能的前景。”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自1998年开始从国外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来,经过10多年孕育,节能服务产业近期终于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2007年全国约有节能服务公司230家,目前已达3900多家,5年间数量增长16倍。“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年节能能力从60多万吨标煤增加到1300多万吨标煤,增长超过20倍。

    当前,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仅工业锅炉方面,我国有58万台工业锅炉需要改造,一些老的工业锅炉已使用10多年,热效率只有50%左右,且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仅这些工业热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如全部实施,需要1000家节能服务公司20年才能改造完,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张誉铧说。

    节能服务行业遭遇“成长的烦恼”

    节能服务行业是最有希望大规模普及的能源管理手段,也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有关测算显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GDP的7%-8%,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然而,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束缚亟待打破。

    为了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对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每节省1吨标准煤,国家财政补贴240元。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当地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再用地方财政进行配套补贴,福建省甚至将奖励标准提高到500元/吨标煤-800元/吨标煤。与此同时,国家还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涉及的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进行优惠。

    “当前节能服务产业的税收优惠措施难以落地。虽然国家已出台节能服务公司减免税政策,但地方财税部门存在认定难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有政策没有程序,导致很多节能服务公司享受不到税收优惠政策。”永恒能源营销总监李宝读说。

    另外,节能服务公司补贴政策通常遵循属地原则,即在哪里做项目,就在当地申请补贴。这就容易导致地方保护,有的省落实不到位,更多的省则“肥水不流外人田”,节能服务公司因此难以跨出省域界限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融资难困扰着节能服务产业。由于前期投资都要靠节能服务公司,回收期一般都要3-5年,所以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链都比较紧张。江苏恒丰劲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连墀告诉记者,融资受阻的原因在于:节能项目投资效果是减支不是增收,没有产生直接效益,银行不熟悉种类繁多的节能项目,有评估难度。一些节能项目规模偏小,融资成本高。

    有关业内专家建议,国家的节能奖励资金投入市场意义不大,可将其部分用于节能项目融资,撬动金融杠杆,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补偿。还可以创新商业模式,同第三方商业资本开展节能合作融资,改变以往节能服务公司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推动节能服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来源:新华08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