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行业资讯

详细新闻

    合同能源管理:好模式期盼软着陆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1-29T10:10:06   阅读:840次

     

    合同能源管理:好模式期盼软着陆

    2012年,中国的环保事业在踟躇中摸索前进:高耗能白炽灯开始陆续退出历史舞台、“煤改气”在多个城市展开、PM2.5将实时监测实时公布、鼓励小排量企业购买将获得补贴……在十八大报告上,中国最高决策层郑重写下了“美丽中国”的承诺,并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中国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逆势崛起中,正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一个对自然环境、对后代子孙的大国责任。

     工业节能减排是低碳环保的重点,近年来,一种集产品设备、技术服务、金融支持于一体的新型市场化节能模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这就是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以下简称EMC)。自2011年针对该模式的市场化推广和应用而颁布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和《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实施以来,许多EMC公司和用户都尝到了这一模式的甜头,也遭遇了这一新生事物成长的烦恼。

     多方共赢

    “你环保,我赚钱。”短短六个字,道出了EMC的精华所在。

     在EMC模式中,公司叫节能服务商,客户叫用能单位。双方以契约的形式约定节能项目和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商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项目的投入及合理利润。这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机制,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自1997年,经由国内相关部门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发和实施的“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正式登陆我国。

     江苏煌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扬州市的一家EMC节能服务商。其CEO王筱林解释说,节能服务公司拥有更专业的节能技术,所以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过程中,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节能改造项目的用能情况调查、方案设计、设备投资、工程设施、运行管理等全流程工作,用能单位不需要承担节能项目实施的资金、技术风险,并在项目实施降低用能成本的同时,获得实施节能带来的收益。在用能单位见到节能效益后,节能服务公司才一起分享节能成果。

     用能单位一分钱不出就能享受到节能收益,这堪称真实版的“天上掉馅饼”。对于亟需解决能耗问题的众企业来说,这个“饼”很有诱惑。

    王筱林举了个例子,煌明科技曾经向淮安市绿源热水有限公司提供节能服务。绿源原来采用燃煤锅炉提供热水,在使用煌明科技的废热水热能吸收转换设备制取生活热水后,供水成本由18元/T降低到6元/T。按照向淮安市区年平均供热水量380000T×12元/T计算,年节约成本456万元,节约标煤380000T×70℃×0.00034=9000吨左右,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000吨。庞大的数字背后,用能单位收获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巨大的。

    同淮安绿源一样,南通的双钱集团轮胎有限公司也是合同能源管理的受益者。总经理助理张松介绍说,作为轮胎行业第一家尝试这种模式的企业,双钱集团通过对硫化车间蒸汽资源优化改造,在不需要投入建设资金的情况下,煤渣燃烧率、水循环利用等都得到了精确控制,不仅减少了排放,一年还节省了8000吨煤,间接增加了600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当时我们就感觉这种‘交钥匙’的模式很好。项目实施后,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明显。”成果面前,张松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用能企业在“零投入”情况下提升能效、减少排放、节约成本;节能服务公司挖掘出潜在的市场机会,合理分享节能收益;政府部门减轻环保民生事业财政支出压力。此外,参与其中的节能设备制造商销售了其产品,收回了货款;银行可连本带息地收回对该项目的贷款。多方共赢,合同能源管理在节能环保产业中异军突起,被专家认为是“国内节能减排市场的重要运营方式”。

    成长烦恼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实现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在国内的发展却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顺利。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5年乃至10年期间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改造的主角地位清晰,但日子并不见得好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国节能服务公司数量近3900家,其中专门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企业有600多家。整个江苏有80家合同能源管理企业,但每年通过国家标准要求的只有30家。

    扬州市经信委处长马继松则透露,2012年扬州市备案14家合同能源管理企业,现在真正在做的就只剩3、4家企业了。一边是EMC公司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一边是其举步维艰后的惨遭淘汰,这个众人交口称赞的模式,在实践中的遭遇可谓是“步步惊心”。王筱林感叹着说,“这与国家的节能需求是极不相称的”。

    原因何在?国家发改委资环司司长何炳光在2012年11月10日举办的“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宣贯暨经验交流会”上总结说:“部分地方合同能源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用能单位缺乏开展节能改造的压力和动力;项目管理不规范,部分用能单位能耗计量的统计工作不完善;部分节能服务公司规模小、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融资能力不强等,来自各方面的因素都在影响着这一模式的推广。”

    王筱林也分析说,技术风险、商业风险、道德风险和融资困难是合同能源管理绕不掉的“四座大山”。由于准入门槛低,一哄而进的节能服务公司中真正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为数不多。如果说技术的缺失还可以靠自主研发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解决,资金的严重不足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与用能大户的财大气粗相比,节能服务公司只能算个“小不点”,业内称此为“小马拉大车”。没有了资金支持,小马又如何拉得动大车?据反映,很多客户前期不愿意投入过多资金,节能服务公司需要提前垫付资金,但是这个投资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收回,这给EMC经营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数据显示,目前节能服务公司以自有资金为主,占全部投资的65.2%,其次是银行信贷,占全部投资的28.1%。王筱林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国有四大行还没有针对合同能源管理的资金支持,融资渠道缺乏,已经制约了节能服务企业的壮大。

    在面对内忧的同时,外患也相继而来。业内人士指出,在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时,用能单位不信守承诺的事件屡屡发生,节能服务公司背负了巨大的项目风险,不少节能服务企业的坏账率甚至超过了50%。更让王筱林头疼的是,有的风险可以通过前期的精确评估来规避,但有的却防不胜防,比如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的整合洗牌等。

    自强是王道

    虽然遭遇成长的烦恼,但在节能环保行业中,节能管理模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有效性早已“掳获”人心。上海证券分析师朱立民表示,目前我国的GDP单位能耗相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对较高,从长期来看合同能源管理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马继松也肯定地说,“合同能源管理是今后节能服务的重点方向”。

    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财政奖励政策还是税收优惠政策,抑或北京银行、浦发银行等提供的贷款支持,都在为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王筱林清醒地表示,没有高难度、高风险,国家不会出台一系列财税政策帮扶,但企业的发展光靠政策等外界帮助还远远不够。对这个从西方“硬引进”的模式,要让它“软着陆”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实力。

    在2012年8月份公布的“2012年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及研究报告”中,江苏有包括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苏州吉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煌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上榜。谈及煌明科技在成立两年时间内脱颖而出的原因,王筱林说,目前煌明最大的优势是拥有40余项节能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并自主研发推广了一项获得国家专利的核心节能技术——工业余热循环利用技术。市场竞争,技术先行,煌明技术上的领先成为其有力的武器。

    细察业内稳步发展的节能服务公司,它们为了规避风险,都尽量从项目的选择就开始预防。比如,寻找目标客户时,首先谨慎评估,尽量选择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非落后淘汰产业、老板信用好的规模企业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在签署合同时,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写进合同中,明确双方权责关系,避免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对此,王筱林还有个经验之谈,煌明科技不以地域划分业务范围,而以行业为导向开拓市场。目前煌明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钢铁、印染、化工三个行业。他认为,这三者是用能大户中的大户,如果能耗显著降低,则能带动整个社会的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首先必须对基础能耗进行清晰的界定,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获得准确的节能量。”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合同能源管理律师张志勤如是说。消除节能量上的分歧,对项目双方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双钱集团和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在合作中,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进行项目实施前的能耗数据的测试,并且对实施后的节能量的统计办法进行界定。在双方达成一致后,项目才正式开始实施。事实证明,这样的谨慎有效避免了纠纷,大大减少了双方的风险。

    而说到资金问题,王筱林表示,除了增加自身的资本外,煌明也在积极谋求上市融资通道,他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充满了信心。

    当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都在小心翼翼地揣测、探索、调整、适应这个洋模式时,合同能源管理实现“软着陆”将前景可期。

                                                                                                              来源:《苏商》杂志